首页 > 投服论坛专题 > 专题论坛四

如何挖掘高校在投资者教育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9-06 16:00:00
分享

韩乾  厦门大学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很荣幸受邀在这里跟大家就“如何挖掘高校在投资者教育中的作用”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根据今年 3 月份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精神,高校应该在投资者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我结合自身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与业界合作的经验谈一些体会。

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投教软资源。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系统的金融和投资类课程,不少高校的金融学专业硕士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了资产配置、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量化投资等,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发了公开的线上教学视频。高校还拥有金融素养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善于教学的师资队伍。监管局和证券期货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高校的现有条件联合开发针对投资者教育的课程和合作课题等。高校还有一批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金融专业学生,可以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帮助设计专业性强且表现形式多样的优质投教产品。

不少高校还有自身特殊的投教资源禀赋。比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有一个1928 级校友,高捷成烈士,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的创立者、红军会计制度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其传奇事迹鲜为人知,完全可以深入挖掘,做出独特的深具教育意义的投教产品,有利于大众深入了解红色金融,进而加深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理解,传承红色精神,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第二,高校拥有便利的投教硬环境,可以很好地解决投教场地问题。比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有金融实验室,里面配备了100 多个计算终端,50 多套金融咨询和数据库,实时的市场行情信息以及仿真交易软件,可供师生进行各类教学科研活动。可以联合这样的实验室共同开展投资者教育,在实验室内外布置相应的投教资源和信息,聘用学生担任兼职投教人员。厦大还建有一个实验金融经济实验室,设施先进,常年招聘校内大学生参与经济和金融类的各种实验。可以联合实验室师生共同开发投教相关的实验,甚至直接采用实验室既有研究成果来制作投教产品。学院一楼还有一个王亚南书院,原来想为师生提供轻松的交流环境,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闲置,完全可以利用来作为投资者教育基地。从学校层面上看,厦门大学建有大型的游客中心,校门入口处不远还有数个展览馆,是游客的必经之处。可以考虑在这些地方配备投教设施或者有条件建立投教基地,充分利用每日大量的游客资源,扩大教育范围。

虽然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拥有的投教条件和资源各异,但以上这些做法背后的经验和理念可以在全国各大高校内推广和普及。

第三,高校拥有大量的潜在投教对象。一个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数以万计,专业门类差别很大。他们中有不少可能是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从业者。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程度还不够,从我在厦门大学金融双学位班的教学经验来看,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对于金融和投资上的知识和风险意识非常薄弱,需要产学结合,通过投资大赛、职业讲座、《股东来了》、交易所知识竞赛等形式在校园内开展常规性的知识普及教育。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均走进高校开展了联合教学。此外,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每年有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校园,可以引导部分游客在教学以外的时间有序地参观实验室、投教基地(中心),甚至亲身参与一些金融实验和游戏,让游客感同身受,切实意识到自己在证券期货投资上的认知偏差和潜在风险,同时也为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实验金融研究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实验对象,达到合作共赢。

第四,积极与高校建立和保持联系。前段时间各地券商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投资大赛,也经常去高校宣讲和招聘,不少已经与高校建立了联系。但由于个别券商和机构在活动中过分宣传自己,以拓展业务为主要目的,加上来访的机构太多太频繁,导致有些高校有关负责老师不愿配合甚至有所抗拒。从我作为高校教师参与者的经验来看,通过熟悉的校友、曾经的老师、朋友引荐等渠道与院系直接负责人(一般为学院党委书记、学生口党委分管书记、其他学院领导、专职辅导员等)取得联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要从合作共赢的角度提方案,既搞好投资者教育,又能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实习、就业等提供切实帮助,建立长期、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1-5018750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555号b座4楼

沪ICP备15011044号-2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2461号

微博
微信公众号